當前位置:首頁 > 建筑行業動態

                                                            吉林: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東部地區村鎮建設暨示范鎮建設工作現場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3-09-28

                                                            觀摩培訓會議現場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山川與城鎮和諧共生。清澈透明的河水繞村而過,兩岸滿眼綠植,風光旖旎;一座座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綠水間,魅力獨特;干凈整潔的村間道路,翠樹環繞,鮮花飄香……一幅鄉村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9月11日,吉林省住建廳在靖宇縣召開東部地區村鎮建設暨示范鎮建設工作現場觀摩培訓會議。來自全省的參會人員實地觀摩花園口鎮建設情況時,紛紛為該鎮生態與旅游經濟實現雙贏發展點贊!而這僅是吉林省全力推進示范鎮建設的一個縮影。

                                                              吉林省示范鎮建設實施一年多來,全省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示范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思路,立足當地實際,精心組織和扎實推進,49個省級示范鎮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穩步改善,公共服務日趨完善,鎮村環境有效治理,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取得了良好開局。

                                                            與會人員聽取靖宇縣花園口鎮示范鎮建設情況介紹

                                                            以人為本、破題解困交出充滿溫度的民生答卷

                                                              “緊緊抓實鄉村振興戰略工作要求,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推進生活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和宜居水平……”靖宇縣花園口鎮鎮長聶子涵介紹說,該鎮全面融入長白山北部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打造讓群眾“看的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文旅產業,打造花園村兒童研學游樂園、花園星空共享農場、素筑民宿、花好悅園口袋公園區等10余個重點項目?;▓@口鎮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實施高速口景觀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18個。爭取移民、涉農資金410萬元完成花園村主街圍墻提檔升級項目建設;爭取農村改造資金300萬元完成花園村村容村貌提檔升級項目;籌集財政資金280萬元完成花園新區地埋線項目,該項目成為生態理念植入鄉村建設的創新實踐范例。更新改造老舊破損供水管網,逐步完善鎮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在營南溝建設垃圾處理站,垃圾轉運能力不斷提升,新修建瀝青路面72公里,群眾出行更加安全。各項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基礎設施服務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全鎮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打造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旅游小鎮——靖宇縣花園口鎮

                                                              由于受經濟發展、自然條件、資源稟賦以及政策等因素影響,吉林省多數小城鎮還存在著綜合承載能力不強、產業聚集能力較弱、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組織機構不健全等問題和短板。2022年初,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親自布置了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鎮創建工作;今年,省長胡玉亭專題研究《吉林省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東部地區村鎮建設暨示范鎮建設工作現場會議指出,各地務必要將鄉村建設工作作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建設工作的重要論述,并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作為重要內容,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論述蘊含的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和工作方法。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扛起責任、擔起擔子,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入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推進村鎮建設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住房條件,加快推進農房災后重建,不斷提升村鎮基礎設施和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逐步使農村達到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條件,讓美麗鄉村成為農民群眾共圓中國夢的幸福家園。

                                                            示范引領、補齊短板打造鄉村振興的吉林模式

                                                              小城鎮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在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其關鍵節點作用十分突出。但是,由于各類政策“進城下鄉不進鎮”,小城鎮人居環境質量不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突出,一些地方小城鎮“既不如村、更不如城”。吉林省住建廳村鎮處副處長劉建介紹說,該廳要求各地要把示范鎮建設發展作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推進小城鎮現代化建設,把小城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全面落實《開展示范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五推進、五提升”的工作任務,持續推動49個省級和94個市縣級示范鎮“造血、承載、服務、宜居、治理”全面振興。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積極爭取一般債、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支持用于示范鎮項目建設,努力保障項目建設用地供給。全力推動產業發展,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完善基層治理機制,加快形成“以鎮帶村、以建促產、以產富民、以治促管”的新局面,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的小城鎮樣板。

                                                              “鎮里也能和城里人一樣用上自來水,這對我們來說連想都不敢想……”談起近年來鎮里的變化,撫松縣萬良鎮的百姓感觸最深。萬良鎮位于撫松縣中北部,全鎮幅員面積18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9508人,萬良鎮的交通區位條件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是撫松縣北部中心。自被列為示范鎮以來,萬良鎮始終以加快示范鎮建設為總抓點,不斷推進在發展中實現產業振興、鄉村振興,推動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始終保持各項工作扎實開展,大幅度提升工作能力,使萬良鎮示范鎮建設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促進萬良鎮示范鎮建設加快發展。

                                                            與會人員聽取撫松縣萬良鎮人參交易市場情況介紹

                                                              據萬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姜俊宇介紹,以鎮區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為重點,以鎮區道路、自來水供給、污水排水、供熱等市政設施建設項目為重點,向鎮區周邊村屯延伸,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為了加強萬良鎮基礎設施建設,在道路方面,萬良鎮完善鎮區內部道路短板,包括支路及胡同,合計5090米,補齊了道路短板;在自來水供給方面,為解決鎮區無自來水供水的難題,計劃新建給水廠,位于鎮區東側總體規劃確定的場地,占地1000平方米,配套管網7428平方米,可以更好地解決萬良鎮鎮區無自來水的問題;在供熱方面,萬良鎮聚焦部分小區設施老化、管道堵塞等問題,對12個小區老舊供熱設施進行整治,計劃完成供熱老舊管網改造,提升了供熱質量;在排污方面,萬良鎮持續完善鎮區排水系統,解決居民的生活污水、公建排放的污水、工業廢水以及雨水等排放問題,保護了萬良河流域水質,改善周邊的人居環境。

                                                              萬良鎮是國內最大的人參產品集散地,占全國人參交易量的80%。2022年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鮮參交易量達3.5萬噸,市場總交易額達68億元,直播電商發展迅猛,全鎮電商從業人員達3000余人,示范鎮建設引導他們將人參產業持續做大做強。深入挖掘和弘揚人參文化,活化文旅資源,發揮域內產業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人參產業為核心,積極探索產業融合新路徑,不斷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從而將人參特色產業小鎮建設由傳統的“種植—加工—銷售”主產業鏈向“種植—研發—加工—生產—銷售—觀光”的全產業鏈模式邁進,有效地促進人參產業蓬勃發展。

                                                            抓好落實、扛起責任確保災后重建工作如期完成

                                                              心系百姓,情系民生。8月22日至2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帶隊到吉林省調研災后農房恢復重建工作。倪虹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要求迅速啟動災毀房屋恢復重建,確保受災群眾入冬前能夠回家或得到妥善安置,安全溫暖過冬。東北地區入冬時間早,農房恢復重建時間緊、任務重,一定要扛起責任,以有力有效的措施和行動,把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傳達落實下去,落到災后重建每一項具體工作中。

                                                            榆樹市紅星鄉孫家村大窩棚屯災后重建農房

                                                            榆樹市紅星鄉石羊村前石羊屯災后重建農房

                                                              東部地區村鎮建設暨示范鎮建設工作現場會議強調,要強化農房建設管理,加快推進農村災后重建。舒蘭、榆樹、扶余等受災較重地區住建部門要把房屋恢復重建作為當前一項極其重要的政治任務,派出工程師、建筑師駐村指導,嚴把質量安全關。注重房屋結構設計和風貌管控,建設節能保溫農房。維修加固的,在9月底前完工;原址重建的,在10月20日前完工,確保受災群眾入冬前搬入新居,安全溫暖過冬;異地新建的,合理安排時序,盡快回遷入住。要壓實屬地責任,發揮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作用,切實扛起恢復重建重任,堅決打好打贏這場硬仗;全面完成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整治。采取縣自查、市核查、省抽查的方式,扎實開展“回頭看”,省級將加大抽查力度,確保系統數據完整正確,為日后長效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各地對于鑒定為C、D級的房屋可按住房、倉儲、養殖用房和長期閑置(廢棄)進行分類,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動員、指導房屋產權人(或使用人)合理采取加固修繕、拆除重建、保權拆除、觀察使用、有效封存等措施開展整治。積極推動由采取掛牌、封存等管理措施向拆除、加固、翻建等工程措施轉變,從根本上解決房屋安全問題;開展第二批13個村宜居農房試點建設。推廣輝南縣太平溝村、通榆縣復興村等6個村第一批宜居農房試點經驗,各地要結合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百村提升等多部門項目資金,改造、建設一批“功能現代、風貌鄉土、結構安全、成本經濟、綠色環?!钡囊司愚r房,配套水、電、路等完善的現代化生活設施,全面提升農房品質;加強農房建設日常管理。嚴格按照《村莊建筑特色建設指引》《吉林省農村建筑工匠管理辦法(試行)》《吉林省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進一步強化農村建筑工匠、農房建設管理,建立農房宅基地審批、設計審查、施工監管、竣工驗收和建筑企業(工匠)管理全流程的農房管理體系。

                                                            舒蘭市平安鎮房身村災后重建農房

                                                              實現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保障。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地區危房改造。采取“以人查房、以房查人、動態調整”3項措施開展動態監測排查,將新增6類群體危房全部納入年度改造計劃,做到應納盡納、應改盡改,加強施工過程監管,嚴格竣工驗收,及時足額撥付補助資金,強化檔案管理,確保實際情況、紙質檔案、電子檔案“三統一”,10月底要全部完工,11月底前完成驗收和資金發放。從2022年國家脫貧攻堅后評估和今年省鄉村振興局組織的“三保障”督察來看,個別縣市仍有存在部分一般農戶居住在危房中,各地巡檢記錄不規范等問題,針對這類情況,各地務必要將這部分農戶名單移交民政、鄉村振興等相關部門,第一時間核實農戶收入情況,會同相關部門督促指導鄉鎮落實屬地責任,確?!拔7坎贿M人、進人非危房”,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要及時納入年度改造計劃,不符合條件的要建立農戶收入檔案;村級每季度至少巡檢一次,鄉(鎮)每半年至少巡檢一次,縣級每年至少巡檢一次;對彩鋼房縣級每半年要巡檢一次??h鄉兩級要形成巡檢記錄,對發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處理。對巡檢發現疑似的危房,由縣級住建部門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或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鑒定??h、鄉兩級要建立巡檢記錄,鼓勵縣、鄉、村采取協同聯動、交叉互檢等方式開展巡檢,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突出特色、注重實效切實做好村鎮建設各項工作

                                                              “推進鄉村建設,必須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精準施策,分類推進,不能一刀切,照搬照抄城市建設發展模式。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基礎條件,科學設定工作目標,不能層層加碼,不顧現實情況盲目提指標、壓任務……”吉林省住建廳二級巡視員邢文忠介紹說,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要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廣泛動員農民群眾參與鄉村建設。要始終從農民群眾角度思考問題,不能增加農民的負擔,更不能損害群眾的利益,搞大拆大建、趕農民上樓,不能脫離實際、照搬城市建設模式,破壞鄉情美景,丟掉鄉風鄉韻。

                                                              提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充分挖掘傳統村落蘊含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適度有序發展傳統村落旅游、休閑度假、文化創意等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提升農民幸福感、獲得感,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前5批中國傳統村落的市縣要進一步強化傳統建筑活化利用、數字博物館建設和傳統村落檔案更新,落實管理制度,總結優秀保護利用經驗。第6批中國傳統村落和第1批省級傳統村落的市縣要及時組織編制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同步建立傳統村落檔案,及時保護村落傳統格局、傳統建筑和歷史環境要素,建設數字博物館。白山市要加強對臨江市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建設工作的調研指導,總結集中連片示范經驗。吉林省住建廳將按照“周報表、月報告”的方式繼續調度臨江市傳統村落集中連片建設情況,組織專家開展實地調研,加強工作督促指導,及時糾正存在問題、總結推廣經驗,發揮好中央財政4000萬元補助資金效益。各地要充分挖掘傳統村落資源,今年將開展第二批省級傳統村落申報認定工作,積極申報國家傳統村落,進一步推進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積極爭取國家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補助資金。

                                                              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為重點,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建立城鄉統籌管理體系。以縣為單元積極推進城鄉生活垃圾處理一體化,引入專業公司承擔設施運行維護,提高專業化運行管理水平。要加強對專業公司服務質量的考核評估,督促其落實《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技術標準》要求,規范日常作業;要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鼓勵探索就地就近、小型化、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終端設施建設,減少運行成本,用好“吉林1號”衛星監測成果,及時發現亂堆亂放、露天焚燒、簡易燜燒等違法違規處理垃圾的行為,建立投訴舉報、問題通報和整改工作機制。

                                                            摘自  建筑雜志社公眾號 2023.09.26 作者 牛兆鋒

                                                            欧美一级免费骚录像-亚洲熟妇久久精品-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